(文)一心為國、無愧天地的黃埔軍魂 前大使介文汲記述伯父介景和、介景安

會訊中心

「從前,每回父親帶著晚輩們去中壢看我們尊敬的二伯父介景和時,都會想聽他講講在大陸的戰爭故事。不過,他雖然身經百戰,卻總是不願意談太多,我想,那是因為戰爭太殘酷了。」前外交官、駐紐西蘭大使介文汲接著提起四伯父介景安,「大陸淪陷後,沒能來得及撤離的四伯,曾因為黃埔軍官的身分,度過一段漫長而煎熬的日子。」但即使兩位伯父歷經了戰亂中國的苦難歲月,晚年時都從未後悔當年從軍報國的志向。

介文汲介紹祖籍位於河南省汲縣(現衛輝市)的家族,「在家中排行老么的父親介景新,共有四位兄長與三位姊姊,其中二伯介景和與四伯介景安,分別是黃埔軍校第四期與第十六期的學生。然而在國共內戰後,家族中能平安抵達台灣的僅有二伯與父親兩人。」直到海峽兩岸恢復交流,手足之間才終於有了聯繫。

介文汲大使分享家族編寫的《家史》。

「遺憾的是,大伯介景福因為曾接受國民政府任命擔任汲縣縣長,所以在共產黨掌控大陸政權之後,即遭到政治肅清而不幸遇難。」介文汲說起這位無緣見面的大伯父,在對日抗戰時,以縣長身分率領千人游擊隊,在太行山一邊守護人民安全、一邊與日軍作戰的英雄人物,竟得到如此收場,內心仍感到唏噓不已。

走過鮮血陣地  體認戰爭殘酷

民國初年,世局紛亂,國內人民生活大多困苦。介文汲提到:「家族還算幸運,仍有一些資源可供子女接受教育,所以二伯一路以優秀成績念到大學。當年,他是個充滿理想、關心世局的年輕人,還曾參與學潮運動。所以一等到大學畢業,便決定念黃埔軍校從軍報國。」只是,從河南到廣州路途遙遠,在軍閥割據的情況下,沿路備受阻礙、危機重重,介景和最後通過難關,順利通過入學考試成為黃埔第四期的學生。

介文汲大使翻閱《家史》,內有兩位伯父的自傳記述。

尚未畢業,校長蔣中正制定了北伐計畫,黃埔師生率先投入東征,討伐陳炯明部隊。「東征結束沒多久,二伯被安排回老家河南,進行地方武裝勢力的策反工作,等待國民政府革命軍到來,高舉旗幟起兵響應,也就此展開戎馬一生的征戰生涯。接著就是抗戰、剿匪,期間還抽空考上陸軍大學14期,參與了無數的重大戰役,過往事蹟要講都講不完。」介文汲說。

左為介景福先生,右為介景和將軍

只是,國共內戰烽火蔓延時,國民政府軍隊在各地接連失利,已升為少將師長的介景和,奉命帶領部隊撤退台灣保存實力,但部隊先在福州遭遇共軍,退至廈門擬按照計畫渡海來台時,又被當地駐防司令要求出動部隊協助防守,在無法抗拒長官的命令之下,兵疲馬困的部隊與共軍進行了一場殊死戰,最後全軍盡墨。面對戰火的無情,眼見親友、部屬的逝去,讓介景和這位身經百戰的將軍也心生倦意,來到台灣不久,就卸甲歸田,離開部隊。

介景和將軍詳述了自己從軍的過往歷史。

二伯父告訴介文汲,年輕時一顆炸彈在身邊炸開,雖然幸運存活,可是一隻耳朵再也聽不見聲音;他也曾好奇向伯父詢問,他們家中懸掛的年輕人照片到底是誰?「原來,相片人物的身分是二伯母的弟弟,跟在二伯身邊從軍,年紀非常輕的時候就死於內戰。二伯語帶自責地敘說:那是一場大戰,我軍傷亡慘重,人也失散了,其他部下雖然看見他受了重傷,但是在兵荒馬亂的情況下,誰又有餘力救人呢?」

抗戰從軍抵禦侵略  毅力挺過苦難歲月

以優秀成績從河南師範畢業的四伯父介景安,則是在抗戰時開始了顛沛流離的老師生涯。介文汲提到,「四伯眼見國家瀕臨國破家亡的危急時刻,毅然從軍報考黃埔軍校,他從河南徒步走了三個月,來到四川成都,成為黃埔軍校第十六期的學生。等到畢業時,已經是八年抗戰的後期。」

介景安先生。

面對日軍的作戰中,介景安逐步從連長、營長往上升遷,可惜抗戰結束不久爆發的國共內戰,讓國家整體局勢急轉直下。「四伯所在的部隊打了『徐蚌會戰』這一仗,當戰役失利後,部隊跟著分崩離析。」等到國民政府的大勢已去,留在淪陷大陸的他雖然僥倖未死,人也不敢回到河南家鄉,只能暫時避居江西、福建一帶,靠著挖礦、修路等體力勞動的工作謀生,因此幸運躲過了共產黨針對國民黨殘軍實施的政治清算。

介景安先生也為個人的從軍故事與在大陸的情況寫下回憶錄。

等到共黨的肅清行徑趨緩,介景安才返回故鄉,沒想到此時爆發文化大革命。介文汲感概說:「文革期間,四伯因為黃埔軍官的身分飽受磨難煎熬,只能靠著自己的毅力,挺過最痛苦的日子。隨著大陸改革開放,分隔兩地的親人總算有機會見面,四伯晚年的生活也較有改善,得享天年。」

堅信自己的報國之路

「他們從軍的初心,就是為了救國,從來沒有什麼特別的個人考量。」介文汲強調,「在那戰火連天的時代,加入軍隊共同抵抗外侮,是那時有志青年最容易實踐的愛國行為,這讓黃埔軍校成為他們心目中的革命聖地。」

介文汲認為:「兩位伯父都是允文允武的優秀人才,為了國家,他們非常清楚自己的目標,了解為何而戰,一旦下定決心,就排除萬難、勇往直前,將一切化為對國家的大愛,並獻出人生最精華的歲月。」介景和從年輕時一路跟隨蔣公,即使來到台灣,也堅信自己走的是救國救民的道路;介景安雖然在大陸文革備受折磨,亦從不後悔當年念黃埔軍校的選擇。他們相信,回首這一生,關於「愛國」二字的實踐付出,已是問心無愧,不負於天地、國家社會! 國父孫中山先生「和平,奮鬥,救中國」的信念,感動了無數青年,前仆後繼的為建設民有、民治、民享的民主中國奉獻一切。介文汲說:「黃埔軍校的校魂是為了延續國父遺志,特別在黃埔邁入百年的此刻,最重要的是如何將這股為國家、為民族奮鬥的精神,傳承給年輕族群。」他鼓勵新一代青年繼續秉持黃埔「親愛親誠」的精神,效法先人先烈們的無私大愛,為促進國家和平發展、推動百姓安和樂利等目標,找出最正確的方法與路線。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