黃埔建校建軍百年重大貢獻校友楷模簡介

圖文:羅際琴

建軍、備戰,確保國家安全,是我革命軍人最重要的使命。備戰,陸軍官校每位校友自畢業、任官後,到退伍離開軍中,每天24小時,幾乎全年無休,外島服務時,更是大半年才能回家一趟,都是「枕戈待旦」付出所有心血,守護金馬台澎,守護家園,營造同胞奮鬥、發展的良好環境,都值得讚美與表揚;只是沒有辦法人人都予以表揚。
建軍,是戰略層級的工作,影響更深遠,而負責的學長,除了要有專業能力,還要有機緣(需求、時機、預算、貨源等)、恆心、毅力,才能有卓越績效。校友總會特別遴選七位學長,他們在軍旅生涯中,對建軍及情報方面,具有卓越貢獻,在「黃埔百週年校慶」之際予以表揚,除對他們個人的努力於以誌念,也是對後期學弟樹立楷模。
七位學長的事蹟如下:
1.正33期傅應川學長,前國防部史政編譯局局長,國際關係學家、軍事史學家、評論家。著作等身,影響深遠;對抗日戰史研究深入,蒐羅、爬梳並留下大量史料、提供精闢獨到之研究結論,明指國軍「持久戰略」打破日軍「速決戰略」的「三月亡華」企圖等,對國軍軍史發展具重大貢獻。
2.正36期帥化民學長,前國防管理學院院長、立法委員、政論家。發放戰士授田嘉惠63萬官兵;將管院轉型,培育大量建軍幹部;規劃國防二法,對國軍軍政軍令一元化貢獻卓著;立委任內,協助國軍建軍備戰,著有成效;於媒體及重要場合,導正社會觀感,發揚黃埔精神,維護國軍形象,影響非凡。
3.陸軍官校37期畢復良學長,前專科學生指揮部指揮官。任內,共培養6期7905位學生,解決基層幹部缺員問題。
退伍後指導成立「陸軍官校專科班校會」,定期舉辦各種活動凝聚向心、濟弱扶貧,深獲好評。更親自鼓勵、指導、參與校友正步連之組訓,使之參與重大慶典,為發揚黃埔精神典範。
4.正37期張鑄勳學長,前國防大學副校長兼戰院院長,軍事史學家、軍事教育家。著作等身,影響深遠;於對抗日戰史研究〈從淞滬會戰析論日軍侵華作戰線改變〉以明確之史證,論述中國抗日戰爭最重要的戰略指導;將日軍企望的速決戰,導向國軍策劃的持久戰,奠定抗日戰爭最後勝利的基礎,平息史學界數十年來之爭議,貢獻厥偉。
5.正40期趙世璋上將,前國防部副部長、陸軍司令。於陸軍司令任內,指導陸軍建軍及建案事宜,親赴國防部、立法院協調,完成黑鷹及阿帕契直升機等案之建案,使陸軍戰力大幅躍升;副部長任內,輔導中科院轉型,並督導軍備局各單位,落實國軍裝備、設施之研發及生產,保證如期、如質、如預算獲得,強化部隊戰力。
6.陸
正43期陸小榮學長,前國防部參謀本部聯準室主任、國安會副秘書長、駐捷克代表。任職陸軍計畫署長、國防部編裝處長指導國軍兵力規劃,對國軍轉型影響深遠;任陸軍資訊中心主任時,指導規劃、執行陸軍「管理資訊雛型系統」案,前後三年,圓滿完成,使陸軍大幅邁向「資訊化」。
7.專修班41期楊銘中學長,軍情局情報員,深入敵後,任我方布建之劉連昆少將的交通員,冒生命危險,陸續取得百餘件絕密情報。遭中共發覺逮捕,經殘酷刑求、判死緩,後減至無期,再減為有期徒刑20年。刑滿回台時,父母已雙亡,與妻子離異,又未獲政府合理補償,卻仍深愛國家,堅強獨自謀生。實為黃埔典範。

黃埔百年傑出貢獻獲獎人員與黃總司令、羅總會長合影。左起張鑄勳、畢復良、帥化民、傅應川、黃幸強、羅際琴、趙世璋、陸小榮、楊銘中。

 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